所以說,一方面,放寬外資可能會有利于促進國內鋼企的發展,使其投入更多資金進行技術研發和轉型升級。但另一方面,由于我國鋼企1/3以上屬于中小型的民營企業,競爭能力較弱,在環保成本提高與外資進入雙重壓力下,行業或加速洗牌,鋼鐵行業自然也不例外!國內鋼材市場由于需求下降、而產量仍在嚴重過剩,供需矛盾激化導致鋼價一直處于跌勢之中,更是在9月份跌破了3000大關,達到近10年來的較低水平,此時國內和國外鋼材較高差價達到1500元/噸左右。而廉價的產品附加值低,部分鋼廠甚至為了盈以次充好;這樣的產品激增,不緊是在國市場難有形成良好形象,且對于當地的鋼材市場有一定的沖擊;因此受到國外市場的關注就越來越多,隨之爆發的就是貿易摩擦了。

所以,不管怎么樣,放寬外商投資條目,對后期我國市場的會產生的影響將是重大的,而從鋼鐵行業來說,資金的引進可能會緩解國內鋼鐵行業的資金窘況,但是另一方面技術的引進也會讓鋼鐵行業產業結構不斷升級,加速山東厚壁無縫鋼管行業的洗牌速度,不可小覷。隨著冬季的來臨,下游需求逐漸轉弱,全國經濟增長緩中趨穩,宏觀經濟基本面漸趨好轉,20#無縫鋼管行業的經營環境也有所改善。近日陸續動工的鐵路、軌交等基建項目帶動了大量的鋼鐵需求,供需矛盾有所緩解,鋼價也有所企穩。盡管目前“微利經營”的特征非常明顯,但今后的發展仍然是挑戰與機遇并存。必須看到,鋼鐵作為傳統的基礎原材料,在沒有出現新的替代材料之前,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。